旺角骚乱参与者获难民身份 德国庇护打了谁的脸

曾放弃保释潜逃、长期不知去向的香港政治人物黄台仰和李东升,近日已经高调向媒体证实,他们一年前已获德国政府批出的政治庇护,成为了政治难民。

被通缉的香港政治人物黄台仰,此前声称已获得了德国的政治庇护(图源:Reuters)

在香港,面对德国政府庇护了两名主要参与2016年香港旺角骚乱的本土派青年,有舆论认为,德国的决定显示了香港的人权和自由程度已越来越不被看好;但也有声音批评,这如同包庇暴动罪犯,漠视香港的司法公义。

对于此,香港社会到底该如何理解呢?而香港政府除了传召德国领事表达抗议外,又应该从事件中怎样反思自身的管治呢?

其实,谈起这一话题,便不得不说,德国这个国家可谓是向来非常看重政治庇护的。在二战后,德国是少数以宪法来确认政治庇护权利的国家,其背后理念不难理解。在纳粹年代,德国是政治难民的“输出国”,大量德国公民因政治迫害,而逃到其他欧洲国家甚至远赴美国寻求庇护。正因于此,德国人深谙政治庇护对个体的重要性,二战后到今,这个国家不断践行于此,希望能够重建民主、自由和尊重人权的国际形象。

话虽如此,德国如今给黄台仰和李东升批出政治庇护,却并不能将之视为对香港法治和人权状况的客观评分。因为德国政府在审理每一宗申请个案时,往往只能基于相对有限的资料,来给出有限的判断,必然难以全面及完全准确,更难言会充分考量了当下香港的政治现实。

德国批准政治庇护,并不代表着对香港完全客观的人权评分,可它却反映了德国默克尔(Angela Merkel)政府的一些主观判断和政治意见。换句话说,香港政府近年的管治方式,也许的确给予了部分外国政府一些负面观感,引起了很多旁观者的忧虑。

德国向来置身于整个欧盟人权体系的核心,若其认为香港人的言论、政见等基本自由受到了威胁,那么其他欧盟国家,例如法国、英国等国家,其实也很可能已有着类似的看法和印象了。

面对如此境遇,香港政府接下来恐怕要做的,无疑是要从法律、政策、行政等多方面对外积极展示:香港人的自由和人权是依旧并会持续受到保障的。然而,近期香港政府的一些管治方式却令人不解,在德国批出庇护后,香港政府选择了传召德国领事来表达不满,但其又是否明白,这份庇护个案背后,反映的可是外界的政治观感以及一些欧洲政治声音的忧虑。

香港作为亚洲顶级的国际金融中心,城市维系友好的涉外关系是极为重要的,难道这座城市会乐见愈来愈多的国家与地区,对香港的自由和人权失去信心吗?
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分享新闻到
微信朋友圈
扫描后点
右上角分享

0 Comments

Leave a Comment

Ad

Related Posts: